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习近平.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——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[N].人民日报,2017-10-28(01).
[2] 张玉堂.利益论——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[M].武汉:武汉大学出版社,2001.
[3] 中国大百科全书·哲学卷[M].北京: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,1982.
[4] 史玉成.生态利益衡平:原理、进路与展开[J].政法论坛,2014,32(2):28-37.
[5] 孟春阳.生态利益的法治之维[J].理论月刊,2018(2):116-121.
[6] 郭钰.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中利益整合机制研究[J].生态经济,2019,35(12):159-164.
[7] 曹慧丰,毕巍强,曾诗鸿.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气污染治理效应——以河北省为例[J].管理世界,2015(12):182-183.
[8] 夏文斌,朱峰.生态公平: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[J].北京行政学院学报,2010(6):54-57.
[9] 虞新胜,陈世润.公有制:生态问题解决的制度论析[J].长白学刊,2017(1):43-47.
[10] 恩格斯.英国工人阶级状况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56.
[11] 刘顺.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根源——与顾钰民先生商榷[J].上海交通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6,24(1):113-120.
[12] 黄锡生,任洪涛.生态利益公平分享的法律制度探析[J].内蒙古社会科学(汉文版),2013,34(4):75-79.
[13] 刘长明.生态文明何以可能——一种基于所有制维度的研究[J].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,2018(2):71-82.
[14] 孟春阳,王世进.生态利益的法治逻辑维度考量[J].江南社会学院学报,2018,20(2):75-80.
[15] 卢瑶,熊友华.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完善路径[J].社会科学家,2019(5):131-138.
[16] 史玉成.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学理反思与法律建构[J].中州学刊,2019(10):85-92.
[17] [美]杰弗里·希尔.生态价值链在自然与市场中建构[M].胡颖廉,译.北京:中信出版社,2016.
[18]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.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[M].北京:中央文献出版社,2017.
[19] 秦书生,胡楠.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[J].东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7,19(6):631-636.
[20] 王丽丽.整合与超越:绿色生产方式的实现理路——基于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视角[J].理论月刊,2019(10):30-36.